為積極適應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,構建平急結合的醫療救治體系,做好新冠肺炎感染者分類救治工作,指導地方結合實際做好方艙醫院裝備配置,國家衛生健康委編制印發了《方艙醫院裝備配置指南(試行)》(以下簡稱《指南》)。
《指南》適用于指導各地開展方艙醫院裝備配置工作,明確了相關裝備配置的基本原則,提出了相關裝備采購安裝條件、保障能力等要求,列出了方艙醫院裝備配置的建議清單。各地可結合防疫工作和實際需要參考,確保方艙醫院相關裝備配置適宜、運行安全、使用方面、經濟合理。
方艙醫院裝備配置建議清單中涉及超10種IVD相關裝備,包括熒光定量PCR儀(96孔) 、PCR 8聯管離心機、全自動血液分析儀、特定蛋白分析儀、全自動尿液分析儀、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、便攜式血氣分析儀、全自動急診生化分析儀、全自動糞便分析儀、全自動急診免疫分析儀、移動核酸檢測、核酸標本轉運箱和自動分杯系統等IVD相關裝備。
以下是《方艙醫院裝備配置指南(試行)》的解讀。
基本原則
方艙醫院應根據自身功能定位、床位規模和服務量,科學確定裝備品目和數量,原則上應充分依托托管醫院開展檢查檢驗工作。方艙醫院確有檢查檢驗需求的,可結合實際需求配置相關裝備,確保裝備適宜、運行安全、使用方便、經濟合理。
方艙醫院應按照當地要求,建立健全裝備調配管理使用制度。方艙醫院運行過程中,應做好裝備日常巡檢和維護;休艙后,做好收儲調配,避免資源浪費。
采購安裝
(一)方艙醫院裝備配置應做好空間規劃,提前預留裝備安裝空間和條件。
(二)裝備供應商應具備足夠的生產交付能力和當地庫存保障,提供交付時間承諾。
(三)裝備供應商應提供與方艙建設相匹配的交付安裝方案。明確安裝所需的時間、人力、物流、安全保障等,安裝方案流程要完整、有記錄、可驗收。
(四)裝備供應商應提供當地足量的安裝售后人員名單和證明材料,證明安裝培訓能力。
(五)裝備供應商應具備方艙醫院啟用后進入方艙服務和培訓的能力,具備完善的EHS(環境Environment、健康Health、安全Safety)防護管理體系。
建議清單
結合近期方艙醫院建設,指南研究提出了方艙醫院裝備配置建議清單,主要包括基本醫療裝備及部分必要的非醫療裝備。博科集團在此清單的基礎上完善了設備和場景,請參考下圖:
截至今年4月,全國已建成和正在建設的方艙醫院已超過400家,床位總數達56萬余張。
在不斷激增的數字背后凸顯出現階段對方艙醫院的巨大需求,也必然會帶動相關醫療設備市場的爆發。隨著設備標準的公布,將進一步釋放相關醫療設備、耗材的采購。
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《方艙醫院設置管理規范》要求,每個省至少準備2—3家方艙醫院,人口規模超過800萬的城市至少設置2000張床位的方艙醫院。
但顯然這只是最低標準。5月16日,江西省衛健委主任王水平稱,按照“1+11”的原則,大力推進省級和11個設區市“永久性方艙醫院”建設,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“平急轉換型方艙醫院”和“依托型方艙醫院”。
5月19日,河南省商丘擬耗資1.35億元新建設永久性方艙醫院在業內引起熱議。據河南省政府采購網,該項目共分為二個包段,包一新建方艙隔離點1000間;包二采購移動式醫療廢物微波消毒設備一臺、醫療廢物轉運車一臺。采購金額方面,包一為1.35億元,包二為364萬元。
假設按照一個城市2000萬人口測算:
1.方艙的床位配備比例約為1%(以上海為例,人口數2487萬人,方艙床位規劃23.9萬張)
2.單個1000張床位的方艙,需要配備約1037萬元的設備
也就是說,單個方艙醫院的固定設備投入可能就達到了20.74億元。按照指南中的要求配齊醫療設備,綜合測算預計,全國方艙醫院的建設市場容量在1200-2000億之間。
目前,全國方艙醫院數量仍不足。隨著各省全國大批方艙醫院投入建設,也將進一步給上述清單中的醫療設備帶來無限的機會,利好相關設備廠家、經銷商。
來源:本文轉載于【IVD體外診斷網】微信公眾號
參考資料:《方艙醫院裝備配置指南(試行)》
慎重聲明:本文章為轉載,僅用于分享,不代表平臺立場,如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盡快聯系我們,我們第一時間更正,謝謝!
155086115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