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IVD從業者網、體外診斷價值圈、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
年前,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研究制定了《依托縣域醫共體提升農村地區新冠肺炎醫療保障能力工作方案》。
重點工作就是:加快推進鄉鎮衛生院發熱診室(門診)建設,力爭到2023年3月底覆蓋率提高到90%左右。
對于鄉鎮衛生院發熱門診設備配置方面,政策明確要求:要完善消毒、檢查檢驗、應急搶救等相應設備和藥品配置。
意味著,2023年初,基層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相關檢驗及醫療設備還有一輪需求潮。
方案總體方針就是要形成縣、鄉、村三級聯動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醫療服務體系,而縣域醫共體將發揮充分的上下聯動作用。
國家下令,事關全國醫院
此外,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了《以醫聯體為載體做好新冠肺炎分級診療工作方案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“通知”)
《通知》要求,按照“健康監測、分類管理、上下聯動、有效救治”的原則,以地級市、縣為單位,按照分區包片原則,規劃覆蓋轄區內所有常住人口的若干網格,每個網格內組建1個醫聯體(包括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),實現發熱等新冠相關癥狀患者的基層首診、有序轉診。
分級原則
無癥狀/輕型:
居家隔離+口服藥治療+健康狀況監測
普通型:
轉診至醫聯體對應的亞定點醫院
重型/危重型/血液透析:
轉診至醫聯體對應的定點醫院,危重型收治于ICU病房,重型收治于亞ICU病房,需血液透析的收治于普通病房
以基礎疾病為主的重型、危重型病例:
轉診至醫聯體牽頭醫院或與其協作的三級醫院
如此一來,實則對各級醫療機構的新冠肺炎處置能力和承接能力提出了新要求。
配齊ICU、檢驗等醫療設備
為此,針對各級醫療機構科室建設、救治設備與物資儲備等方面,通知做出了對應規定。
《通知》指出:
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,具備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均要設置發熱診室(門診),發熱診室要有具備執業醫師資格人員,完善消毒、檢查檢驗、應急搶救等相應設備和藥品配置,具備預檢、分診、篩查功能。
提高醫聯體牽頭醫院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能力,加快推進ICU病房、緩沖病房、可轉換ICU床位建設。
要充分發揮信息化的支持作用,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發熱診室(門診)遠程醫療全覆蓋,加強醫聯體內各醫療機構門診電子病歷互聯互通,推動有序雙向轉診等等......
毫無疑問,為跟上國家政策的步調,下一步,全國各級醫院必須加快配齊相關醫療設備,以應對“大放開”后的各種診療需求。
就目前而言,全國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均設置了發熱(診室),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、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仍舊面臨醫療人才不足、醫療設備不齊的困境。
按照國家衛健委所發布的設置標準,發熱門診醫療設備配置需包含CT、監護儀、心電圖機、除顫儀、呼吸機等。
《通知》發布后,缺失的診療設備必須在短期內得到補充,才能真正發揮“先鋒官”的戰場優勢,而這也將為相關醫械廠家、經銷商帶來一波配置盛宴。
附1:發熱門診醫療設備配置參考目錄
同樣的,根據要求每個ICU床位需配備床旁監護系統,進行心電、血壓、脈搏血氧飽和度、有創壓力監測等基本生命體征監護。
為便于安全轉運患者,每個重癥單元至少配備1臺便攜式監護儀,隨著大量ICU病房、緩沖病房、可轉換ICU床位的建設,也將同步給相關醫療設備帶來可觀的市場增量。
附2:ICU設備配置參考目錄
方案1:發熱門診設備解決方案
方案2:ICU設備整體解決方案
本文來源:IVD從業者網、體外診斷價值圈、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
慎重聲明:本微信注明來源的稿件均為轉載,僅供分享學習,不代表平臺立場,如有內容不妥或侵權請聯系編輯更改或刪除。
15508611576